截至2025年5月30日,张家界口岸的出入境人员已经突破了20万人次,其中,韩国依然稳居最大客源国。这座城市掀起了一场属于“韩流”的热潮,甚至有趣地被戏称为“长满了韩国人”,尤其是天门山景区,更是成了韩国游客的热门打卡地。
据韩联社的调查,韩国有超过七成的民众每月都会进行一次登山活动,几乎将爬山视为“国民运动”。这种现象并非偶然,韩国近70%的国土都是山地和丘陵,且山地平均海拔仅为482米,几乎是亚洲地区的平均水平的一半,爬山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困难。除此之外,韩国的山脉与城市的距离较近,使得居民能够方便地在日常生活中爬山。
不仅如此,韩国的高压社会和文化背景也促使了登山成为一项受欢迎的活动。在多山的地理环境下,登山被视作磨练意志、挑战自我的重要方式,尤其在工作压力较大的年轻人中,爬山已成为一种解压、强身健体的常见途径。
展开剩余75%在这种背景下,张家界,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山地地貌,成为了韩国登山爱好者的理想目的地。张家界以世界罕见的砂岩峰林地貌闻名,76%的土地面积为山地,拥有上千个形态各异的石峰和数百条蜿蜒的溪流。这里不仅景色宜人,还拥有丰富的户外资源。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公园——天门山、大峡谷等300多个景点聚集于此,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徒步登山路线。韩国游客来到这里,沿着蜿蜒的登山步道前行,不仅能够欣赏到自然的鬼斧神工,还能在挑战中体验到一种别具一格的乐趣,这种新鲜感和刺激感是他们在国内难以获得的。
中国有许多以山水著名的城市,桂林的“桂林山水甲天下”家喻户晓,但张家界却在韩国游客心中脱颖而出,离不开两国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宣传与推动。
故事的起点要追溯到2001年。当时担任韩国旅游观光公社社长的赵宏魁在参加第7届张家界国际森林保护节时,被张家界的绝美风光深深吸引。回国后,他立刻在韩国大力宣传这片净土。正是借助韩国官方机构的推荐,张家界迅速进入了许多韩国游客的视野。数据显示,2024年,韩国游客占张家界入境游客的71%,全年接待韩国游客超过34万人次,较去年激增了205%。
意识到韩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后,张家界进一步加强了宣传力度。除了与韩国的多个城市建立友好关系,提供专门的优惠政策,张家界还精准抓住了韩国游客的特点。根据调查,最喜欢登山的群体是韩国的中老年人,并且在韩国孝道文化的影响下,家庭和长辈的角色非常重要。因此,张家界在韩国推介时巧妙地将“孝道”文化融入其中,打出了“送爸妈去张家界爬山就是尽孝”的口号,成功吸引了大量中老年群体及其子女。
2013年,张家界在韩国的数千家旅行社、服务网站,以及机场和酒店,投放了上万份韩文版旅游服务指南,推出了带有“孝心游”“孝道之旅”等广告语。这一精准的市场策略很快见效,韩国的中老年人开始将张家界作为他们的“时尚新宠”。2014年,40岁到70岁的游客占韩国来华游客的七成,张家界借此成功树立了在韩国的独特形象。
张家界能够成为韩国游客的心头好,还得益于其贴心且便捷的旅游服务。2015年,张家界开通了直飞韩国釜山的航线,现如今,从首尔、釜山、大邱等主要城市到张家界的航班平均每周达到12个班次,单程仅需3个半小时,甚至比从釜山开车到首尔的时间还要短。这种便捷的交通使得韩国游客像周末出行一样轻松地前往张家界。
在旅游服务方面,张家界也极具“韩式贴心”。景区内的指示牌、游客手册、演出等,均配有韩文版本。为了给韩国游客提供更专业的服务,张家界文旅局特意推出了韩语讲解员证,并在旅游高峰期时,派遣上千名韩语服务人员。此外,张家界的许多餐厅和酒店也提供韩语服务,景区的小摊贩也能简单用韩语与游客交流。令人称赞的是,张家界是中国首个允许外汇流通的城市,韩国游客在这里可以直接使用韩元进行交易,无需兑换人民币,这给游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。
这种全方位定制化的服务,让韩国游客成为了张家界的回头客。200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,约一半的韩国游客表示会再次光临张家界。凭借这些量身定制的服务,张家界极大提升了游客的旅行体验,凭借这种贴心与便捷,成为了韩国游客心中永远的“白月光”。
发布于:内蒙古自治区